中国语言知识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博览 > 中国语言知识 >
当我们谈论语言文字工作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来源: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 发布时间:2016-09-16 09:04:24 | 浏览次数:
当我们谈论语言文字工作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专访李宇明语言这样助推中国和世界进步文/本刊记者 李鲁山
李宇明,2012年4月起担任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时值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发展30年,教育家杂志(ID:jyjzzwx)专访了曾任国家语委副主任的李宇明,聊聊语言文字工作的过去和未来发展。
节选专访的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
三件大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做了三件举世瞩目的大事。
1. 推广使用普通话。经过六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普通话成为我们中国人日常交流最重要的语言工具;
2. 进行文字整理。汉字简化系统和标点符号系统逐渐形成,有了统一的书面语言表达体系;
3. 制定、推广汉语拼音方案。汉字有了统一注音工具,汉语拼音实现了罗马化。如果没有汉语拼音,中国很难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
信息化时代下的语言文字工作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国语言文字工作转向了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
一是我们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适应信息化要求,不仅一般汉字应该有标准,更重要的是人名、地名和科技术语名都有了文字标准,并对中国几十年、上百年的文字改革成果进行了总结;
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和实施。过去语言文字工作都是在规定、章程这一层面上,有了这一部法律,语言文字工作可以依法进行管理;
第三是,从2005年开始,国家语委每年都进行一次“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语言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它对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影响。
今年是第十一年,我们的发布会又有了新变化:比如北京市语委第一次发布了北京市语言生活状况,这是地方与城市层面首次发布语言生活状况,吸引了国内许多媒体的关注。记者们对新生词语、网络热词、汉字简繁关系等问题非常关注。
第四是我们对全国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了保护性质的“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将每个省、市、区的方言和民族语言进行录音保护。
语言创新很难,有人认为年轻一代创新词多,要以发展眼光看每年我们创造3000个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能够固定下来成词的有500个左右,语言创新是很难的。至于有人认为年轻一代创新词太多,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但是有的人用脏字眼,要坚决反对。
保护方言,保护民族语言现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员流动及人们文化程度的提高,多种方言和民族语言保护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从过去语言文字一般规范性整理转向进一步的保护发展,提出了科学保护,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相互配合,又各自发挥主体性、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今年,我们开展了国家语言保护工程,建立起全国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数据库。
把德语、俄语等叫做“小语种”,这不准确有人将德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外语称为“小语种”,这是不正确的,上述外语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语言没有大小之分。我们可以考虑在东北、西北地区开设俄语教学,在西南和东南地区开设东盟语言教学,培养各种外语人才是中国走向世界非常重要的战略。
“世界大华语”和《全球华语词典》“大华语”指以普通话和国语为基础,世界各国、各地区华人华侨使用的汉语。这些年我们在学术上推动比较多的,就是这个概念的提出。
做这个事情,就是更好地推进汉语走向世界,这不仅指大陆人走向世界,还应该包括大华语走向世界,以此增强华人之间、华人与外国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目前我们已经编纂出版了一部《全球华语词典》,在此基础上,经过五年努力,今年将出版《全球华语大词典》。
发挥语言的经济价值瑞士一位经济学家研究,语言对社会的GDP贡献度可达9%至10%,按照这个理论,去年我们国家语言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度达到了6万7千亿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如果我们将“一带一路”需要的语言产品,包括软产品和硬产品,如手机、软件、输入法、翻译服务、书法艺术等进行市场化运作,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等战略发展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北京市语委研究团队创新倡导建立语言会展产业,将所有的语言商品、产品作为展品,明年还有望在北京举办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