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设计: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来源: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 发布时间:2017-07-22 10:31:15 | 浏览次数:
在北京市科委支持科技与设计融合创新的措施下,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组织了多家设计企业,利用科技、设计带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建成手工坊数据库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民族传统文化却面临着消失的威胁。以传统刺绣为例,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很多绣娘没办法继续依靠刺绣维持生计,她们不得不走进工厂赚钱贴补家用。而村寨里的绣娘也逐渐老去,民族传统手工艺后继无人,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为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手工艺,北京唐人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人坊”)在贵州开办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每年免费招收近百名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学习传统手工艺制作,还专门聘请技艺高超的民间工艺美术家和手工艺传承人教授学生们学习濒临失传的民族手工艺。
截至目前,已培养数百名学生成为手工艺传承人。此外,2013年,唐人坊在贵州省惠水县建立了民族服饰博物馆,收集非遗传承人的作品用于观摩和教学,馆藏民族传统服饰、绣片、蜡染及银饰等西南地区珍贵的手工藏品数百件。
依文·中国手工坊作为依文集团传承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平台,以中国刺绣、雕刻、纹饰、蜡染等传统手工艺为基础,追本溯源,将目前所有发现的绣样、技法、工艺等归类整理,建成了国内传统手工艺纹样和手艺人的数据库,手艺人和作品的信息、刺绣等级、擅长领域、绣龄和代表作品等内容均包含在内。
据依文·中国手工坊品牌总监包唐韬介绍,通过这个数据库,企业能够快速查询到所需纹样,并准确对接到精通该纹样的手工艺人下订单,既省去了企业研究设计提取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效率,又确保了订单质量,还能给传统手工艺人带来稳定收入。
“绣梦计划”改变绣娘命运
唐人坊董事长唐燕表示:“我们每年在贵州招收50至80名少数民族贫困女生,全额资助并教授她们刺绣、蜡染、绢人等传统手工艺。几年来,已经有近200名贫困女生顺利毕业,成为传统手工艺人才,年收入最高的达到10万元。”唐燕对这些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希望她们能够通过手艺改变命运,并带动周边,改变家乡的贫困现状。”
依文·中国手工坊则启动了“绣梦计划”项目,在未来3年内,培训1000名有潜力的贫困绣娘,在黔西南地区建立1000家绣梦工坊,每家绣梦工坊至少拥有5位绣娘,每家工坊每年保证有5万元订单,从而保证每个家庭年收入达到1万元。同时不断帮助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经过我们的培训和设计师的改良,这些绣娘可以用布依族的小绣片为参观者进行T恤改造,一天可以绣两个,收入近百元。”包唐韬表示。
在包唐韬看来,“这种模式与传统手工艺者的能力模型相吻合,绣娘们既做了喜欢的、擅长的,又得到了实惠”。
据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以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支持的方式,鼓励企业针对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另一方面,开展科技区域合作,带领北京的优势企业,与各地的需求进行对接,促进合作,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让民族文化“活”在当代
将布依族传统的图案以及元素进行提取和创新应用,让民族元素以现代的、时尚的新面貌呈现,是依文·中国手工坊“发现—整理—创新—应用”模型的成功实践。在今年3月结束的北京国际时装周,布依族传统图案首次通过时装秀的形式展示给世界,让人们认识了布依文化。包唐韬表示:“9月我们还准备把布依族传统图案带到伦敦时装周,让英国的设计师和企业也能用上布依族的元素去做创新设计,而且通过手工坊线上数据库的匹配,能够为绣娘带来稳定的订单和收入。”
包唐韬透露,手工坊数据库试运行以来,已有二三十家企业主动接洽,为1000多名绣娘开拓订单承接渠道与绣片产品的销售,通过中国手工艺联盟企业和全球设计师资源,对其中200多位绣娘的产品再设计、生产和国际输出,建立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设计师和消费者去认识、运用中国传统手工艺。
“少数民族文化如果没有现代设计的加工和提炼,即使走出去,传统文化也难以被现代人接受和理解。”东道品牌创意集团董事长秘书姜鹏宇认为,“设计更多是把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通过设计的手法,对民族元素进行提取、设计、再生,帮助民族文化走出大山,走进生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