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应用

诵写讲活动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应用 > 诵写讲活动 >

西城打造群众原创精品大戏 促进区域文化繁荣发展

来源: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  发布时间:2017-07-25 22:31:18  |  浏览次数:

核心提示: 此次演出为西城区第一文化馆原创话剧演出找到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西城区第一文化馆与自由戏剧联盟合作的形式,共同创作剧目养成计划,真正成为社区戏剧理论在全国范围内的首个践行者,逐步推进专业戏剧与群众文化的有益融合。《北京人家之口技人生》上演4场,受众约4400余人次。

《北京人家之口技人生》

  促进区域文化繁荣发展
  讴歌什刹海地区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舞台情景剧《什刹海情韵》,歌颂金融街改革开放二十年辉煌历程的舞蹈诗《魅力金融街》,颂扬北京精神、弘扬非遗传承的音乐剧《北京人家》,以社区戏剧理论为基础进行创作的《新北平市长》,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节上荣获群文专业领域最高奖项“群星奖”的《丰碑》……从2010年至今,西城区在7年里先后创作推出了多部原创作品,有反映西城历史变迁的,有宣扬革命先烈的,有弘扬非遗传承的,也有展现百姓生活的。这些创排的原创作品涵盖了歌舞剧、舞剧、音乐剧、话剧、情景剧等多个剧种,充分展现了西城区群众文化的丰硕成果。
  这些原创精品大戏从筹划、创意、制作、编排到演出,大都是在群文工作者的带领下由群众自己来完成,充分彰显了“群众原创、群众主演”这一基层群众原创工作模式。近年来,西城区群众原创精品大戏连年不断,基层群文工作者在摸索、探究的同时,取得的成果也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丰碑》“群星奖”脱颖而出
  2016年10月19日,由西城区文化委员会选送的曲艺原创作品京韵大鼓《丰碑》,在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节上荣获群文专业领域最高奖项——“群星奖”。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西城区文化委员会萌发了以曲艺形式讲述长征故事参加比赛的整体思路。就鼓曲艺术本身来分析,它善于以小见大,挖掘并渲染小故事中的闪光点去感染观众。根据以往对鼓曲艺术的积累,认真分析作品的故事架构,创作团队确立了“以京韵大鼓传统唱腔为主体、根据情节表现需要引进创新”的创作思路。将传统鼓书中的“话白”大胆使用,将濒临失传的古老曲牌“玉池水”适当变形,采用冲锋号的旋律作为主要音乐素材结束唱段,针对男女声对唱的表演形式使用了“和声”效果……这些尝试性的创新,赛后得到了评委专家的一致认可与赞扬,认为这是鼓曲改革的正确思路和成功范例。
  一提到鼓曲,大家印象中只有老年人才会喜欢。而《丰碑》的演出团队成员则都是酷爱并潜心钻研鼓曲艺术多年的青年曲艺爱好者,他们平均年龄只有30岁,是业余曲艺队伍中朝气蓬勃的生力军。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鼓舞下,他们鼓足了干劲儿,将长征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精神融为一体,积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进行排练。赛前,演出团队的足迹踏遍了票房、茶社、社区、小剧场甚至建筑工地进行轧场演出,在推动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同时,通过实践锻炼队伍,磨合作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调整与修改,使作品日臻完善。
  据了解,本届“群星奖”的竞争异常激烈。共有5052个作品参加了本届“群星奖”的初选,获奖几率仅为千分之四。为保障作品的完美呈现,西城区文化委积极牵头协调各方人员,研究、部署、座谈、审核,为节目能够从全国5000余个作品中跻身全国曲艺类5强“夺金”提供了有力保障。
 
  原创剧目始终坚持“三贴近”
  不仅是《丰碑》,多年来,西城区以原创为动力,重视艺术创作和树立文化活动品牌。群众原创作品是实现群文工作突破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原创已属不易,原创精品则难上加难。如果原创作品疏远生活、游离实际、不符合群众口味,这样的原创就毫无意义,也不可能出精品。有鉴于此,西城区坚持“三贴近”原则,携两个文化馆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推出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广泛群众基础的原创群众精品大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一致好评,也极大地提升了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2012年,西城区文化委推出原创音乐剧《北京人家》,是继原创情景剧《什刹海情韵》、舞蹈诗《魅力金融街》成功上演后,再次创排的新的篇章,《北京人家》是第一次尝试采用音乐剧这种新兴的表现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让这场演出在音乐的感染和烘托下,将故事刻画的情感更有张力地呈现出来。为了搞好音乐剧创作,创作团队深入生活,反复研究,确定该剧的主题和基调,同时针对音乐剧的特点,创作团队里也吸纳了高水准的文化志愿者为音乐创作把脉。剧里使用的所有音乐都是原创,故事情节、人物情感、舞蹈动作都是根据音乐剧的要求特别定制的。
  2013年的原创情景剧《北京人家·心愿》,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该剧描写了一个小小的四合院、一户平凡的北京人家、一个女孩朴素的心愿。《北京人家·心愿》讲述了北京的故事,将西城区地标性区域融入创作,让观众跟随演员的脚步,深入了解时代的进步、北京的变迁、西城的发展,深刻体会普通四合院人家的生活点滴,感受普通百姓的平凡及伟大。《北京人家·心愿》全部起用群众演员,文化馆业务干部更是亲自上场担纲主演,在主创团队的悉心指导下,将平凡人对生活的体验带上舞台与观众分享,本色出演之外还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
  在《北京人家》、《北京人家·心愿》这两部北京人家系列剧的基础上,2016年又创作了原创音乐剧《北京人家之口技人生》。该剧以围绕口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牛玉亮为创作基点,通过发生在口技人身上的一些故事彰显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及传承中的酸甜苦辣,也通过群众文化队伍“接地气”的艺术加工和表演,展现出了西城区独特的文化优势和资源特色,从而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发展。该剧从调研走访到撰写剧本、音乐创作、演员选拔、排练、演出,历时8个月完成,共有150余名演职人员参与,其中大部分演员都是来自于西城区街道社区的群众文化志愿者,年龄最大的达80岁高龄,演员们不仅要做好高难度动作,而且要节奏一致、动作统一,而这些群众演员通过严格的训练很好地达到了这一要求,队员们无不为有这样的排练和提高而备感欣慰。群众原创精品舞台的打造,不仅使群众文艺创作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也使更多的优秀文化志愿者和文艺团队在这一舞台上一展风采。该剧还被列入第二届北京天桥音乐剧演出季参演剧目。
  《北京人家》系列剧,不仅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更是结合了西城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点和资源特色,例如什刹海的历史文化,金融街的现代文化,“北京人家”的传统文化以及北京鬃人、天桥中幡、口技等非遗文化。这些文化通过群文工作者的艺术加工,被创作成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搬上了大舞台,走进了大剧院,在全市乃至全国形成了良好的反响和影响,成功地开辟出了一条文化发展的新路,谱写了群文工作的新篇章。
 
  推进专业戏剧与群众文化有益融合
  除了北京人家系列原创剧,西城区的原创话剧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创排的两部以革命先烈投身革命和建设为题材的话剧大获成功。2012年5月,实景话剧《父亲·李大钊》在位于西城区文华胡同的李大钊故居举行了首演,这种在故居演出实景话剧的独特形式获得了社会热烈的反响,并一连举办了两轮共15场的演出,得到了多方面的肯定,并将它搬上舞台。为了达到剧场版的演出效果,整个演出团队经过了一个多月的重新创作和编排,这部实景话剧被搬进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为了契合在这一高雅艺术殿堂的演出,该剧不论是从故事创作、表演形式,还是演出阵容、演出时长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创作提高。这场演出也使得西城群文工作者成为首个进入国家大剧院戏剧场的群众文化队伍,参演的主要演员均来自西城区文化馆基层工作岗位的普通员工,虽然这些都是非专业的演员,但是他们用专业、敬业的精神为广大观众献上了一场高规格、高水准的专业演出。这些来自基层、服务基层的“演员们”,成为了首个登上国家大剧院这个国家最高规格演出场地的群众艺术团队。
  2015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西城区文化委推出原创革命历史题材话剧《新北平市长》用传播红色经典故事的方式为党的生日献礼。话剧《新北平市长》生动讲述北平和平解放后,聂荣臻同志作为北京市第一任市长,以革命家的勇气和智慧带领新政府班子做了很多工作,彻底改变了古都旧貌,为新中国定都北京提供了可靠的社会安全保障。该剧采用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演员均由西城区第一文化馆的业务干部及文化志愿者担任,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作品创作和排演过程中,剧组得到了聂荣臻元帅的女儿聂力中将和女婿丁衡高上将以及曾在聂帅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的支持指导,使得作品从一开始就具有了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新北平市长》是以社区戏剧理论为基础进行创作的。社区戏剧理论是社区居民通过表演,将社区特色、地方风土民情等呈现出来的一种表演理论,旨在让社区民众通过剧场的练习,拥有生产戏剧的技术与知识,在剧场中表达自己的声音、情感,展现个性。此次演出为西城区第一文化馆原创话剧演出找到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西城区第一文化馆与自由戏剧联盟合作的形式,共同创作剧目养成计划,真正成为社区戏剧理论在全国范围内的首个践行者,逐步推进专业戏剧与群众文化的有益融合。
  如今,原创剧已成为西城区的特色品牌之一,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在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什刹海情韵》上演3场,受众约3600余人次;《魅力金融街》上演2场,受众约2000余人次;《北京人家》上演8场,受众约8000余人次;《父亲·李大钊》(故居版及大剧院版),分别在李大钊故居上演6场、国家大剧院上演1场,受众约1300余人次;《北京人家·心愿》上演10场,受众约11000余人次;《新北平市长》上演7场,受众3000人次;《北京人家之口技人生》上演4场,受众约4400余人次。上述7部大戏累计演出40场,受众约33400余人次。

(来源:北京晨报)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  新闻动态  |  会员风采  |  语文建设  |  语言应用  |  语言博览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6  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楼院610室  电话:010-84504550
京ICP备1604035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