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博览

汉语语言知识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博览 > 汉语语言知识 >

张大千文献展浙大启动 山田致大千亲笔信首次曝光

来源:雅昌艺术网  |  发布时间:2018-06-14 10:33:17  |  浏览次数:


 

 

2018年6月8日上午,“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出版文献展”在浙江大学出版社文化会客厅(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内)开幕 ,图为展览现场。

首度公开亮相的山田喜美子写给张大千的信

 

 

“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出版文献展”展览现场

时间/地点:06月08日-06月25日,浙江大学出版社文化会客厅(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内)

06月28日-07月08日,浙江大学图书馆(杭州市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内)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出版社艺术与出版研究中心、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张大千纪念馆、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浙江大学图书馆

承办单位:浙江大学出版社一源文化会客厅、浙江大学出版社艺术史论编辑室

媒体支持:《中国书画》杂志、《中国美术报》、《美术报》、雅昌艺术网、澎湃、在艺、浙视频

策展人:田洪、王叔重

《张大千文献图录》田洪/王叔重 编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定 价:280元

“今天离张大千先生诞辰120周年还有48周336天。” 策展人田洪说。2018年6月8日上午,“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出版文献展”在浙江大学出版社文化会客厅(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内)开幕。展品中的出版物、照片、笔墨纸砚、文玩把件、信札等,涉及大千先生的家世、治学、交游、画艺、收藏、创作、传承等各个方面。据悉,展品中最珍贵的是源自海外的一封山田喜美子写给张大千的信,为首度公开亮相,为二人的交往又增新资料。

 

 

“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出版文献展”开幕式现场

两个月前的今天,浙江大学一源文化会客厅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浙江大学出版社转型发展新的起点,“我们成立文化会客厅,就是希望在出版之外创建一个实体空间,使一本书的作者和读者在这里有面对面的交流。” 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鲁东明表示:“我们希望在深耕文化的基础上,努力为大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形态,跨界融合,让出版的形态更加丰富。本次展览就是浙大出版社又一次出版+文化服务的探索,也将是我们在跨界融合上的迈出的成功一步。” 远道而来的台北羲之堂创办人陈筱君女士腿上还打着钢钉,她认为本次展览是一个开端:“对所有人认识、解读张大千都会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鲁东明致辞

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主任罗宗良致辞

台北羲之堂创办人陈筱君女士致辞

策展人田洪致辞

 

 

“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出版文献展”开幕式现场

此次张大千文献展可以视作大千先生个人的专门学术文献展览,除可清晰看出张大千个人一生的艺术轨迹之外,更可视作是近现代艺术史的重要缩影。展览同时将举办系列讲座,整个六月共六场:台湾羲之堂陈筱君女士主讲“从古典到现代——1950-1983张大千的艺术”;加州硅谷亚洲艺术中心舒建华先生主讲“张大千在美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王耀庭先生主讲“张大千的仿古绘画”;四川大学林木教授主讲“中国美术史上的张大千”;上海师范大学邵琦教授主讲“张大千的山水世界”;上海美术学院徐建融教授主讲“张大千与敦煌”。

 

 

 

“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出版文献展”展览现场

浙江大学出版社即将成立的“艺术与出版研究中心”所开展工作的重点便是围绕近现代杰出艺术家的文献来开发与出版相关的主题,而首开先河便以研究张大千的重点出版物(画册、论著)为主线,辅以信札、照片、文玩等具有文献价值的材料,并冠以“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出版文献展”。

举办张大千文献展,其实也是通过对张大千个案的研究,为当下艺术界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模板。张大千先生的成功,绝非偶然,亦不可复制。在近现代艺术史上,张大千先生是绕不开的一座高峰。那么,只有对大千先生进行足够而全方位的认知,才能使当下的艺术创作者有机会在大千先生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跨进,进而创作出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艺术。

 

 

 

 

 

 

 

 

“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出版文献展”展览现场

所有展品结集出版为《张大千文献图录》(天津人美美术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2018年6月)。2019年,是张大千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举办“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出版文献展”之文献特展是对大千先生作为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一个最好纪念。由此,也为海内外即将举办的各项纪念大千先生的活动拉开序幕。

“张大千文献展”系列讲座

系列讲座之一

主题:从古典到现代——1950-1983张大千的艺术

主讲:陈筱君(台北羲之堂创办人)

时间:06月08日(周五)14:00~15:00

地点:浙江大学出版社文化会客厅(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内)

讲座提要

“五百年一大千”肯定了大千先生在近代绘画史上的成就与地位。除了张大千前半生至敦煌血战古人的成就外,1949年以后,张大千辗转移居海外,在欧美与西方艺术有第一手的接触。吸收了西方抽象画的精神与遍游欧亚南北美等地名山大川的滋养,这位集传统大成于一身的画家,在中国传统的画学基础上发展了泼墨泼彩,使得东方与西方在他的绘画艺术中得以凑泊,而他也一手将中国的古典推向了现代。

像张大千这样一生经历丰富、广阔、多变的画家,从未出现于古今中外的历史进程里;而他所有因时、因地而产生的各种绘画、题材、风格,也都与他的生活游历息息相关。大千的摹古只是过程,新变才是他的目标。他在创作的巅峰时期,特别在一生的最后20余年中,不断发展其泼墨、泼彩的新风貌,无论从风格创新度或影响力的角度而言,远远超过了他同辈中任何一个画家。

大千的画风,实身兼前半期极端传统和晚期的最先进,两种极端的艺术表现,这也是中国画史上前所未有的先例。这种几乎是不可能、不调和的两极型的结合,就大千一生艺事的发展而言,却又是水到渠成,丝毫不觉冲突或勉强的。

系列讲座之二

主题:张大千在美国

主讲:舒建华(硅谷亚洲艺术中心馆长)

时间:06月08日(周五)18:30~19:30

地点:浙江大学出版社文化会客厅(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内)

讲座提要

张大千1952年春首次访美,在纽约会王季迁、谢寿康,茲后来美东部都会区旅次甚多,并在1963年得力于画商Frank Caro( 中文名开乐)之经纪,售出六屏丈二匹墨荷巨制,在藏品旧制之外,又辟出新制画作之市场。1965年底他的欧洲经纪人郭有守投奔北京事件后,张大千决定放弃欧洲市场,全力拓展美国,自1966年后开始谋擘以加州为中心的美国艺术版图,先旅居卡梅尔镇之双树园旅馆,并于1968年购屋“可以居”,1972年再营环荜庵,直至1976赴台。1967、1968、1969是张大千海外创作的大成巅峰期。长期以来,研究界和艺术界都把这三年归入八德园时期,实为不确。这三年应更正为“八德园-卡梅尔”时期。重新审视这一时期的创作,对推进张大千后期创新的研究有特別意义。本次演讲依据可靠的史料和口述,初步尝试还原张大千在美国真实的生活和艺术状态。

系列讲座之三

主题:摹古、争胜古人——张大千的仿古

主讲:王耀庭(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时间:06月16日(周六)19:00~20:30

地点:浙江大学出版社文化会客厅(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内)

讲座提要

张大千,原名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生于一八九九年,卒于一九八三年,享年八十五岁。

历史的累积愈来愈深厚,为学譬如积薪,后来居上。大千的学习是追寻走过历代画家的步伐,来壮大自己,雄心伟志是以“集大成”的理想为志业。大千一生,从画历上追寻,早年在家乡,从其母姐及亲友致赠的《芥子园画传》入门,此后到上海,拜师曾熙(1861-1930)、李瑞清(1867-1920),学有李瑞清的古拙一类的人物花木,又学海上派任伯年(1840-1895);杨州八怪的金农(187-173)、华岩(1682-175);晚明清初的四僧、陈洪绶(1598-1652)、张大风(?-1662),再上是仇英(1494-1552)、唐寅(1470-1523),浙派的吴伟(1459-1508)、张路(约1490-1563)等;又再上溯元代钱选(约1235-1307)、赵孟俯(1254-1322)、盛懋(活动于1310-1360之间)、元四家,宋李公麟(1049-1106)、宋徽宗(1082-1135)、五代巨然(活动于十世纪)、董源(活动于十世纪)等等不胜枚举的唐宋诸大家,乃至前人所未至的敦煌六朝唐宋壁画。这的确是旷古所未曾有。检视书画史上,既是一流的名家,又富有收藏,这个课题,似乎未见深究,想来此中人物,屈指可数。个中翘楚,廿世纪以来,当以张大千为第一。

以一九六一题的《文会图》为例。大千笔下,有其古意,如人物构景来源,不管近为清之华岩;远为五代之邱文播、周文矩,再加入宋徽宗时代的黑漆案、坐榻、茶具、古器物,当年借居的园林,化今为古的家眷,整体的画中《因素》,都可一一覆案,这该是“法度”之追寻,但整体的组合,体现的气息,我想还是说,这是张大千见闻所至,“借古说今”的风格。古人为学有“六经皆我注脚”,看画中“无一笔无来历”。这人物群画,画面色彩辉映。这种“贵气”的“文会”雅集,也应该是隐喻着“大风堂”的生活风华。

大千的艺业,雄心伟志是以“集大成”的理想为志业。书法史上有“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大风堂名迹》之序言,以自信的口吻写道:“余幼饫庭训;冠侍通人。刻意丹青;穷源篆籀。临川衡阳二师所传,石涛渐江诸贤之作,上窥董巨,旁涉倪黄,莫不心摹手追……其后瞻摩画壁,西陟敦煌……一解纸墨,便别宋元,间抚签(贝覃),即区真赝……世推吾画为五百年之所无,抑知吾之精鉴,足使墨林(1525-1590)推诚,清标(1620-1691)却步,仪周(1683-1744)敛手,虚斋(1864-1949)降心,五百年间,又岂有第二人哉?”董其昌的得意处是“文(征明)、沈(周)二君,不能独步吾吴矣!”也在他画的《江山秋霁》(藏美国克里夫兰博物馆)写道:“黄子久江山秋霁似此,常恨古人之不见我也。”这是画史上难得出现自我标榜超越古人的说词,那张大千该是“继起者”,这“继起者”的心目中,自道的“平生自得意处”,却又视“第一人”董其昌为“非当行”,“虽不能方驾二公(赵孟俯、张渥),亦未肯与仇(英)、唐(寅)作后尘也。”看张大千的“与古人‘对画’,画中有话”,争胜古人,作如是观。

系列讲座之四

主题:中国美术史上的张大千

主讲:林木(四川大学教授)

时间:06月20日(周三)18:30~20:00

地点:浙江大学出版社文化会客厅(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内)

讲座提要

张大千在二十世纪画史上是个奇特的人物。不论是传统派大家或是融合性大家或是其他名目的大家组合,几乎都没有张大千的份儿。除了文学演艺界那些没完没了大同小异的传记、传奇、演义与电视片,当今大陆中国美术史研究领域,甚至找不到一个大家公认的张大千研究的专家!但是在拍卖领域,全世界的收藏家们又把张大千的拍卖从单价到总量推举到世界前列的高位。应该是给张大千一个美术史位置的时候了,这也是当代美术史家责无旁贷的任务。20世纪的张大千以其卓绝的才情在现代中国画史上是作出过辉煌贡献的。他以其学养之厚,才情之丰,游历之多,鉴古之深,习古之全,收藏之富,题材之广,技艺之精,风格之变,结构之繁,气象之大,为中国古今画史所罕见。张大千是现代画史上一个生动而真实的存在,是20世纪画坛奉献给中国绘画史的一位伟大的画家。

系列讲座之五

主题:张大千的山水世界

主讲邵琦(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时间:06月25日(周一)18:30~19:30

地点:浙江大学出版社文化会客厅(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内)

讲座提要

张大千的山水画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以学石涛为主,兼及梅清、石溪、程邃、朱耷等,用笔细劲、豪放,不拘一格。38岁前后,他除了师法古人,尤其是唐、宋人的法度之外,又以造化为师,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石涛精神,先后游历了黄山、华山和峨眉山,从千变万化的自然景物中汲取营养,逐渐形成了利落、灵秀、峻峭、爽利的山水画风格。石涛的山水画古朴凝重,而大千的山水画运笔劲健、灵秀,有现代画的风格。其山水画中的人物笔简神足,面相圆润,衣纹线条严谨流畅。

从1940年赴敦煌之后到1957年是大千山水画创作的中期,也是其山水画创作的成熟期。由于他深受敦煌壁画的影响,进而画风为之一变,逐渐出现较多的自家面目,除在皴法、设色上仍然有石涛的影子外,他在创作手法上丰富多彩,用笔圆润、简洁、设色明快、清丽,变王蒙的厚密蓬勃之风为灵动疏朗之格。一改明清一味摹古、脱离生活的文人画之弊病,开始创作了大量写生记游作品,别有情趣,这时期其创作的青绿或金碧山水作品也有所增多。

1957年张大千58岁时由于突患眼疾,画风趋向写意。63岁以后,张大千的山水画创作逐渐进入晚期。此时的他正在探索山水画的革新问题,开创了泼墨、泼彩的新画风,这个阶段是张大千继其集传统大成之后走向个人创新巅峰的阶段。纵观这个阶段张大千的山水画,其构图新颖,大气磅礴,不拘一格。无论全景式、局部式,或一水两山式的自然分疆法他都采用。在墨色的运用上,以设色居多,往往多是工笔重彩,大红大绿,泥金铺底,灿烂夺目,与一般文人画崇尚淡雅明显不同。

系列讲座之六

主题:张大千与敦煌

主讲:徐建融(上海美术学院教授)

时间:06月28日(周四)13:30-14:30

地点:浙江大学出版社文化会客厅(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内)

讲座提要

张大千先生在叶恭绰的劝说下,开始研习日渐衰微的人物画技法。虽然也时有临仿明清时仕女等人物画,但终未能脱其藩篱。而西度流沙,临仿敦煌壁画,二载有余之久,便是他的最终的决心。当然,这一付诸实际的行动,给张大千的人物画,包括随之的花鸟画、山水画等各类均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并为后来的泼彩画绝技打下了坚实的铺垫。

多年来,徐建融先生多有对张大千先生研究论文,尤其对大千先生在敦煌这一段时间多有涉猎。这与徐先生在当今时代所提倡晋唐宋元精神相辅相成。徐建融先生所讲座的《张大千与敦煌》,不仅是在讲述大千先生在他个人人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同时也是当下时代的需要。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  新闻动态  |  会员风采  |  语文建设  |  语言应用  |  语言博览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6  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楼院610室  电话:010-84504550
京ICP备1604035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