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 >

面向未来焕发新生机——《汉语拼音方案》颁布推行60周年

来源:新华网  |  发布时间:2018-05-10 09:50:00  |  浏览次数:


   从小学语文的入门课,到字典辞书中的注音排序;从数据库中检索与管理信息,到运用拼音输入法在网络上沟通交流……自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颁布推行以来,汉语拼音已深深嵌入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门语言文字工具。

  今年是《汉语拼音方案》颁布推行6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教育部10日举行了《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纪念座谈会。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杜占元在会上介绍,《汉语拼音方案》继承了往圣先贤两千多年来对汉语语音分析和注音方法的探究,建基于19世纪末以来波澜壮阔的语文运动,功成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老一辈革命家亲自指导和大批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研制并颁布推行。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同年秋季,汉语拼音正式进入小学课堂,成为中国儿童学习知识的起点。如今,汉语拼音已经成为识读汉字、学习普通话、培养和提高阅读及写作能力的重要工具,改革和创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依据,编制盲文、手语、旗语、灯语的重要基础。

  在国家语委咨询委员陈章太看来,作为一种科学、方便、实用的语言文字工具,汉语拼音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提供了极大便利,为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发展科技、提高信息化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利用汉语拼音输入汉字被普遍使用。汉语拼音作为拼写中国人名、地名的国际标准,各外文语种在指称中国事物、表达中国概念时的重要依据,成为我国对外交流的文化桥梁,被广泛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交流等领域。

  “可以说,汉语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直接得益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为国际汉语教学打开了一扇门,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外开始采用汉语拼音教授汉语,大大加快了汉语走向世界的步伐。”国家汉办副主任赵国成说。

  60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从小学开始学习汉语拼音,组织编写出版《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用汉语拼音注音排序的规范性工具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中对推行汉语拼音作出明确规定,《汉语拼音方案》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和联合国秘书处确定为拼写中国地名、人名和中文的标准……

  从国家标准到国际标准,从扫盲工具发展为汉字信息输入的重要工具,汉语拼音正在与我国几千年的文明一起,面向未来,不断焕发新生机。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赋予了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内涵,也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杜占元表示,要进一步发挥汉语拼音在农村和民族地区等教育薄弱区域的基础工具作用,强化推普脱贫,为实现“语同音”的千年梦想打通“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发挥汉语拼音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智能化水平;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加强汉语拼音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促进社会规范使用;加快推进《中华通韵》的研究制定,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新华社记者 王思北)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  新闻动态  |  会员风采  |  语文建设  |  语言应用  |  语言博览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6  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楼院610室  电话:010-84504550
京ICP备1604035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