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博览

中国语言知识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博览 > 中国语言知识 >

大寒谚语

来源: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  发布时间:2018-01-15 15:36:27  |  浏览次数:

节气和农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时农民通过节气当天的天气情况可以准确地预见作物的丰收情况。那么关于“大寒”有哪些农谚呢?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大寒三白(雪)极宜菜麦”;“大寒不寒不冻,来年一定虫多,’;“大寒不寒,人畜不安”;“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这些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寒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这方面的谚语有很多,谚语表明: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4月份的低温阴雨严重,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
  “大寒”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起雨来,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泥是麦的爸,一垩三个杈”;“冬泥巴、麦子妈,一垩两个杈”;“冬前垄麦盖条被,冬后垩麦还还礼;“要吃麦,冬前垩。”
  大寒要注重田地的耕耘,只有深耕细作,才能有丰收。
  “三九不冷夏不收,三伏不热秋不收”;“_三九四九,沿河插柳”;“老怕三九,少怕春寒。”
  说明大寒越冷,收成越好,或说明了大寒时候该多多插柳。
  “一日南风三日暴,。
  冬天刮南风气温回暖后,很快就有冷空气南下变冷。
  此外,大寒农谚还有:“禽舍猪圈牲口棚,加强护理莫放松”;“年好过,春难熬,盘算好了难不着,’;“好过的年,难过的春”;“懒牛屎尿多,懒人明天多”等。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春节)。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农历)。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冻不死的蒜。干不死的葱。
  欢欢喜喜过新年,莫忘护林看果园。
  大寒过年,总结经验。
  节前节后多商量,想法再把台阶上。
  节约过新年,不能狂花钱。
  禽舍猪圈牲口棚,加强护理莫放松。
  春节前后少农活,莫忘鱼塘常巡逻。
  靠天越靠越荒,靠手粮食满仓。
  靠天吃饭俄断肠,双手勤劳粮满仓。
  多逛地头,少逛街头。
  大寒一夜星,谷米贵如金。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
  大寒牛眠湿,冷至明年三月三。
  大寒大寒,防风御寒。
  小寒多积肥,大寒迎新年。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南风打大寒,雪打清明秧。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大寒东风不下雨。
  大寒一夜星,谷米贵如金。
  交了大寒就是雪、明年又是丰收氛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
  大寒雾,春头早;大寒阴,阴二月。
  三九四九,霜凌夜夜有。
  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
  三九、四九冰上走。
  三九雨不尽,三伏雨如粪。

  (1)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寓意: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节气,大寒过后即将迎来春季,天气开始慢慢变暖。
  (2)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寓意: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3)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
  寓意:大寒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表示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起雨来,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
  (4)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寓意:大寒是二十四节气最后的一个节气,处于农历岁末,这时候各地的人们都忙着准备迎接新年。
  (5)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寓意:小寒至大寒这段时期天寒地冻,可以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虽说滴水成冰有点夸张,但确实表明了这段时间天气的寒冷程度。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  新闻动态  |  会员风采  |  语文建设  |  语言应用  |  语言博览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6  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楼院610室  电话:010-84504550
京ICP备1604035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