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博览

世界语言知识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博览 > 世界语言知识 >

来华留学生的开学季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发布时间:2019-03-04 11:23:23  |  浏览次数:

北京外国语大学迎来开学季,来华留学生陆续返校。孟德宏摄

沈瑞芝在云南丽江留影。

安陆西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才艺大赛上做主持。

许黛如近照

日前,各高校迎来开学季。来华留学生陆续返校,开始新学期的生活。无论是刚到中国留学的新生,还是已在中国读过一学期的老生,他们都为融入留学生活、了解中国而努力。

从结缘中国到留学中国

黄蓓蕾

数据显示,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北京语言大学已经为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20万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随着新学期开学季的到来,北京语言大学校园又热闹起来,来华留学生纷纷返校。

探索中国文化

孙博来自法国,如今是北京语言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新生。2013年,他第一次到中国。“来之前,我并不了解中国。到中国后,第一印象是中国幅员辽阔,城市很大;第二印象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非常不同。”孙博说。

到中国后,孙博到过不少城市,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及中国南北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我很喜欢住在中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孙博说,“我对中国道教文化和儒家思想很感兴趣,对中国民俗文化也充满好奇。”

孙博非常喜欢中国的书法,在他眼中,书法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观赏价值。“中国书法非常独特,既神奇又漂亮。”孙博说。

谈到为何选择到中国留学,孙博告诉笔者,是因为对中国的兴趣。在法国读本科时,他选择了汉语和中国历史相关的专业。“学习了多年汉语,我希望有到中国留学的机会。”孙博说。

到中国留学后,孙博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除正常的学习安排之外,孙博还安排一些课外活动用来消除紧张感,比如到北京各博物馆和景点参观,与中国同学多交流。

“我觉得好奇心是适应新环境的驱动力,抱着不懈探索中国文化的想法,会让我的留学生活变得有趣。”孙博说。

适应新环境需要过程

沈瑞芝和孙博一样,是北京语言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新生。她来自泰国,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我是华裔,家中仍然保留着很多中国的传统习俗。到中国之前,我以为会很快适应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但是到了之后,才发现适应新环境还需要一个过程,我每天都在学习新知识。”沈瑞芝说。

因为家人的工作与中国相关,10年来,沈瑞芝每年至少会到中国旅行1次,亲身感受到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泰国读完本科,沈瑞芝选择到中国留学。

“我对中国的历史很感兴趣,也想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到中国后,我看到中国各行各业高速发展,心生赞叹。尤其触动我的是,中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能感受到传统的印记,我感受到了古老与现代的交融。”沈瑞芝说。

沈瑞芝正在努力完成她的学业。“老师和学校的工作人员对来华留学生都很友善。我见过很多中国学生,他们学习非常认真,我也努力向他们学习。”沈瑞芝说。

交换生的留学生活

于璐嘉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开学季精彩纷呈,操着各种语言的外国留学生也汇聚在校园中。

勇敢迈出第一步

来自日本的吉原萌香是新生,即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始自己的留学生活。

“虽然日本和中国离得很近,但我没到过中国,所以想到中国留学,亲身体验这里的文化和生活。”吉原萌香就读于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中文系,如今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交换学习1年。

初到中国,吉原萌香对这里的生活充满期待。“我想交很多中国朋友,还想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也想认识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 吉原萌香告诉笔者,在中国交换学习这一年对自己来说既宝贵又富有挑战。

“之前我一直在日本生活,没有接触过其他国家的文化。”吉原萌香说,“也鼓不起勇气和外国朋友交流。”但现在,她愿意迈出第一步,和朋友们沟通。

面对新的环境,吉原萌香除了面临生活挑战之外,也有来自学业的压力。由于平时书面功课做得比较多,中文口语训练相对较少,吉原萌香担心无法用中文流利沟通。针对学习弱项,她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我会把课上没听懂的单词或者句子都写在笔记本上,课后再复习和巩固。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向老师或者学长请教。另外我希望能在今年内考取汉语水平五级证书。”

吉原萌香深知,了解一个国家,首先要学这个国家的语言,因此她会努力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

接受中文挑战

来自意大利的安陆西也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名交换生。他就读于罗马大学中文系,如今到中国交换学习1年中文。“对学中文的学生来说,到中国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很珍惜。”安陆西说。

虽然刚来中国不久,但是安陆西适应得非常快,并未觉得饮食和文化差异给自己带来不便。中国人的很多生活习惯,比如喝热水、泡脚等,安陆西都能接受,“热水喝得惯、中国菜也吃得香”。他希望认识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并在中国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

安陆西告诉笔者,目前对他来说,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中文。“不论是买东西,还是打出租车,都需要用中文表达。” 安陆西说,虽然他用中文沟通还是有难度,但还是愿意在挑战中提升自己的中文水平。

新学期到了,安陆西有了新目标。“首先是能从北外顺利毕业。其次,我还打算参加汉语水平六级考试。”安陆西告诉笔者,他希望将来还能回到中国继续读书,而考取汉语水平六级证书对申请到中国读硕士非常重要。

谈到和中文的缘分,安陆西说是“来源于对汉字的兴趣”。“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汉字背后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便想学好中文,进一步地了解中国。”安陆西如是说。

因汉语带来的奇遇

许黛如

时光荏苒,转眼我已在日本生活了3年。在读研究生之余,我兼职做对外汉语教师,这在此前是万万没想过的。但也正是这段经历,给我带来了新的认知、领悟与成长。

随着中国的发展,近些年海外掀起了“汉语热”。在日本,汉语也大受青睐,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加。我本科读的是日语专业,很快适应了日本的留学生活,所以闲暇之余希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在中文学校,我能感受到大家庭般的归属感,虽然每周只工作两三天,但我觉得身在异国也能感受到祖国的温暖。

我在日本的一家连锁中文学校工作,学校有自己的教材,教学模式是一对一。刚开始,我以为教中文很简单,毕竟中国人教中文,能有什么难的呢?后来才发现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外国人学汉语和以中文为母语的人学中文差别很大,因为他们不具备基本的中文语言能力,发音方式不同,所以教学要从最基本的发音和汉字教起。再加上没有中文语言环境,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尤其对于刚入行的我来说,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记得刚教课那段时间,我每次都万分紧张,为了讲1小时课,需要备课的时间却很长。

我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工作需要才开始学习中文,但也有例外。

有位60多岁的老爷爷,眼睛都花了,学中文纯粹是因为热爱这门语言。他听课特别认真,每个读音都反复确认,写字一丝不苟、工工整整,让我很是感动。

还有位学生曾采访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的中文水平很高,在课堂上用中文对话基本没有障碍。但也正因如此,我需要提前查阅很多资料,除了语言教学本身,还要准备中国传统文化、饮食习惯等相关素材。我和这位学生经常讨论中日饮食差异,他特别喜欢中国的豆浆油条,也喜欢中国文化。“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中日友好的桥梁。”他说这句话时认真的神情、诚恳的态度至今还在我脑海中浮现。

我的学生中还有一位非常可爱的韩国小姐姐,她在日本工作,因为经常到中国出差,所以需要恶补中文。她说中文太难了,但是发音很好听;她说汉字很难写,于是书上密密麻麻做了很多笔记。

在日本教中文虽然辛苦,但收获也很多。如今,我比过去更愿意倾听了,也对中文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体会。正如一位作家所说,人生就是一次旅程,你我都在路上。各种磨难与挑战、成功与失败、挫折与平淡组成了各式风景。因为汉语,我与很多人结缘,相聚在一起共同学习、互相成就,了解不同的文化与生活习惯。这对于我来说,即是人生中最好的一段风景。(寄自日本 )

网站首页  |  关于协会  |  新闻动态  |  会员风采  |  语文建设  |  语言应用  |  语言博览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6  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楼院610室  电话:010-84504550
京ICP备1604035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