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学校 深入家庭 辐射社会——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北京语协以课题为抓手带动中小学语言文化建设(二)
来源: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 发布时间:2021-11-27 11:29:07 | 浏览次数:
继今年6月到怀柔、延庆、平谷、大兴、丰台对首批子课题承担单位进行现场调研与交流指导后,2021年9月,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院长贺宏志研究员、执行院长李艳教授应通州五所学校邀请,围绕如何创新推动学校语言文化建设这一主题,与树人·瑞贝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史家小学通州分校、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及东方小学的老师们进行了交流研讨。其中,在东方小学,还结合学校的课题开展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为老师们做了专题讲座。
“面向社会的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讲堂建设”是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重点项目,项目承担单位为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负责人为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会长李艳教授。
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是教育部、国家语委命名的首批60家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之一,根据教育部语用司的统一部署,所承担的基地重点项目于2020年12月启动,旨在以已组织实施4年多的“北京市民语言文化大讲堂”项目为基础,依托大讲堂专家队伍,拓展活动内容与形式,围绕核心目标设计、策划方案,高效实施、科学评估、同步监测,把握活动实施的效果,深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年之内完成面向3万余人次的宣讲培训工作,实现语言文化活动参与人数在10万人,为创新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推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面向社会的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讲堂建设”项目启动之前,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贺宏志研究员就提出了“扎根学校 深入家庭 辐射社会”的语言文化建设理念,为了更好地实现课题研究的初心,深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市民语言文化素养、推动和谐语言生活构建,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通过立项子课题的方式,确定了平谷三中、大兴七小、北京史家小学通州分校、北京小学万年花城分校等13家单位共同参与重点项目研究与实践,有效带动语言文字工作、语言文化建设在中小学的创新发展。
为了更好地帮助子课题承担单位明确研究目标与要求,解决在子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困惑,2021年6月,贺宏志研究员、李艳教授先后应邀到怀柔五中、延庆十一学校、平谷三中、北京小学万年花城分校、大兴七小进行课题开展情况调研,现场“会诊把脉”,李艳教授在平谷三中还为该教育集团的全体教师做了一场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
此次入校交流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参与课题研究与实践的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交流,“研究的目标更明确了”“解决了研究中的困惑”……。
继今年6月对首批子课题承担单位进行现场调研与交流指导后,9月,贺宏志研究员、李艳教授应通州五所学校邀请,围绕如何创新推动学校语言文化建设这一主题,与树人·瑞贝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史家小学通州分校、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及东方小学的老师们进行了交流研讨。
北京市私立树人·瑞贝学校的子课题题目是《中华经典文化在校园中的推广与践行》。该校围绕课题研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以赛促学,以年级为单位的“古诗争霸赛”、评选“经典诵读小能手”等;提倡学生与父母一同背诵诗歌、诵读经典;围绕中华经典文化活动主题,开展手抄报制作、主题班会等。
贺宏志研究员建议将中华经典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有机结合,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设计丰富的内容、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定期举办的文化节等活动,增进师生对学校育人理念的认同,从而在校园中营造出人人乐于参与的和谐语言文化氛围。李艳教授建议用诗意的语言突出诗意校园、智慧校园、生态校园的特色;重视对学生的语言文化传播,由学生影响家长,再通过一个个家庭辐射社会,形成校园与社会的互动,提升整个社会的语言文化素养,优化通州语言文化环境。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的子课题题目是《基于任务群的高中古诗文教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旨在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优化高中古诗文教与学的活动设计为主要内容,探索高中古诗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合的教学策略。贺宏志研究员建议学校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其特长优势,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李艳教授建议课题题目要精炼、准确,避免引起歧义;可以将课题研究变成长期可持续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创新。在交流中,还就子课题组老师们提出的如何实现“课题研究效果的持续性”以及“教学研究中的整体与个性化兼顾”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北京史家小学通州分校的子课题题目是《小学古诗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组的老师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发现自身对古诗文的积累、对古代诗人的了解不足,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古诗的语言美、情境美、韵律美,如何明确目标,有效提升自我,并通过丰富的教学设计,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李艳教授建议老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人物故事和创作背景,解读诗人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由诗到人,由人到史,诗作关联,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和体会作品中蕴涵的丰富知识。贺宏志研究员建议老师在帮助学生感悟古诗文中的意境之美、品味其中汉字所蕴含的文化魅力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改写古诗,还可以通过猜谜语、讲故事、研学旅行等活动,带领学生了解包括运河文化在内的通州文化,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古诗词中的家乡”或“经典诗文中的通州”等,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古诗文的浓厚兴趣。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开展了两项子课题研究,分别是《“小手拉大手”书信文化活动的推广与建设的研究》和《“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在小学低年级古诗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前一个题目是此次子课题中唯一的一项“书信文化”方面的研究;后一个题目的特点是研究对象明确,具体研究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文教学。贺宏志研究员认为在小学开展“书信文化”的实践非常有现实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汉字书写能力,有助于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从关注自我到关心他人,学会用文字来传情达意。李艳教授讲到在新疆阿克陶县调研时,当地老师说她们的学生非常希望能够收到来自北京的同龄小朋友的信,他们会兴高采烈地在班上读信分享,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可以帮助联系,使京疆两地小朋友建立书信往来,这也是“京疆情”活动的一种延续。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在古诗文教学中积累了一些非常好的做法,如注重营造整体的环境氛围,通过学校诗画长廊、运河书院、楼道书吧、校园宣传栏等建设,充分利用图书角、侧扎板等,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散发传统文化气息,使学生沉浸在浓郁的古诗文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根据古诗文内容进行诗文配画或进行硬笔、软笔抄写古诗练习,并将优秀成果在班级中张贴;结合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开展“诵读之星”“成语竞赛”“古诗书法大赛”等活动。贺宏志研究员建议子课题组的老师们从这些做法中分析成效、发现规律,特别是把握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在教学设计上如何做好年级间的过渡,注重运用好“中华经典诵读资源库”和历届 “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的资源。
通州区东方小学的子课题题目是《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小学诵读教学研究》。子课题组在教学中开展了评选“诵读之星”、组织“诵读诗会”、建立“诵读诗卡展”等活动,学生诵读古诗后按诗作的作者、朝代、内容、体裁等进行分类整理,填写“读诗卡”并装订成册、进行展览,同学们对这一活动投入了很大热情,激发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但是在如何开展课题方面,老师们还有比较多的困惑。贺宏志研究员、李艳教授结合该课题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并回应了老师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讲座后,大家表示对今后如何结合教学实践开展理论思考、如何设计选题和进行课题研究有了清晰的理解,特别是对“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语言文化教育体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副秘书长白焱参加了系列调研并负责与子课题单位的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