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乡村要振兴 语言来帮忙
来源: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 | 发布时间:2022-03-30 09:31:20 | 浏览次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的振兴、社会的振兴,文化、教育、科技、生活的振兴,以及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未来的关键在于,要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让更多的人具有三个重要的语言意识:工具意识、资源意识和文化意识,并能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以往助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取得了很大成效,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没有完全普及普通话。调查发现,即便是内地一些并不偏远的乡村学校,普通话也还没有真正成为教学媒介语。表现在除了语文课以外,其他课程有的还在使用方言授课,使农村孩子的基础文化教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见,在广大农村地区进一步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和广泛使用仍是一项重要任务,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采取必要措施,进一步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语通心”的工具作用。
根据“十四五”规划,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预计,未来15年中国大概还有2亿人要进城。果真如此的话,必然会对农村的语言生活和语言资源产生进一步的影响。今天的农村已经不是过去的农村。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已经变成了纵横交织的高铁和高速公路网,移动互联网、直播带货等已经进入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变化都使语言及其传递的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扩散,急速改变农民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国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将告别传统农业社会的语言生活,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
人们的语言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对方言和普通话的认识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最早是把从外地返乡的人讲普通话看作“撇洋腔”,认为是语言不忠行为;现在年轻一代的父母则认为孩子说方言“土气”,甚至进行阻止。这些都表明,在乡村振兴的过程当中,有必要让广大干部群众科学地认识各民族语言和方言的资源属性和多元价值,培育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科学语言观。在乡村振兴中,乡村语言资源既可以发挥经济作用,也可以发挥文化作用。
一是农业社会语言。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科技智能社会转变,传统的农业社会词语正在衰变。比如,除了书面文献中的保留外,大量农业名物词语或将退出语言生活系统,而农业耕作词语、地名、耕地名、农业谚语等,如不加保护,再过若干年也可能被淡忘,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也将随之消失。因此,记录保存中国农业文明中的语言文明,以及各种各样的语言文化名物事件,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的语言工作。
二是农村语言生活。现有的农村语言生活参与者将是中国最后一批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传统农业社会的耕作语言交流都将成为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在这个临界点,抢救性地搜集、记录和整理这一代农民的语言和他们的语言生活,让后人牢记祖辈对人类的贡献,激励人们不断奋进,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应将全面提升农村地区语言文化素质的社会语文教育纳入乡村振兴工作计划;与此同时,应补上一些语言短板,如在广大农村推广普及手语、盲文,为流转老人、易地搬迁的移民的语言不适应提供语言服务和抚慰,体现对弱势群体的语言关怀;而建立农村语言博物馆、口传语言文学陈列馆,保存各种传统的民间语言文化形式,也都是未来乡村振兴中需要充分考虑的。
语言生活的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需要对农村语言文字生活和各种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需要深入到乡村,静下心,沉下去,到乡村语言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去奋斗。
作为双重工具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经济、开展学习、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是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重要工具,是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的民族团结精神的纽带。经过多年努力,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它的推广和使用越来越重视。在以往助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取得了很大成效,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没有完全普及普通话。调查发现,即便是内地一些并不偏远的乡村学校,普通话也还没有真正成为教学媒介语。表现在除了语文课以外,其他课程有的还在使用方言授课,使农村孩子的基础文化教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见,在广大农村地区进一步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和广泛使用仍是一项重要任务,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采取必要措施,进一步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语通心”的工具作用。
充满亲情的乡村语言资源
在党和国家“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方针指导下,将农村地区的民族语言或方言作为资源的意识近年来有所提升。我国农村地区广大,通常我们所说的语言资源丰富主要表现在农村。语言学者付义荣认为,关于语言与乡村振兴,中国语言学应做的工作包括:城乡融合中的语言问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语言问题,乡村社区重组中的语言问题,乡村教育中的语言问题,乡村治理中的语言问题,等等。其实,乡村振兴中的语言资源意识不只是语言学界的事,它还涉及更深层的社会语言资源意识的深化。根据“十四五”规划,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预计,未来15年中国大概还有2亿人要进城。果真如此的话,必然会对农村的语言生活和语言资源产生进一步的影响。今天的农村已经不是过去的农村。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已经变成了纵横交织的高铁和高速公路网,移动互联网、直播带货等已经进入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变化都使语言及其传递的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扩散,急速改变农民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国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将告别传统农业社会的语言生活,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
人们的语言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对方言和普通话的认识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最早是把从外地返乡的人讲普通话看作“撇洋腔”,认为是语言不忠行为;现在年轻一代的父母则认为孩子说方言“土气”,甚至进行阻止。这些都表明,在乡村振兴的过程当中,有必要让广大干部群众科学地认识各民族语言和方言的资源属性和多元价值,培育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科学语言观。在乡村振兴中,乡村语言资源既可以发挥经济作用,也可以发挥文化作用。
农业社会的宝贵文化遗产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农村将很快告别传统农业社会。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华五千年文明总体上是农业文明。丰富的农业文明知识是通过华夏语言来传递和记录的。当今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变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农业文明的语言传递即将转型,传统农业社会语言和农村语言生活将成为历史,成为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的宝贵文化遗产。一是农业社会语言。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科技智能社会转变,传统的农业社会词语正在衰变。比如,除了书面文献中的保留外,大量农业名物词语或将退出语言生活系统,而农业耕作词语、地名、耕地名、农业谚语等,如不加保护,再过若干年也可能被淡忘,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也将随之消失。因此,记录保存中国农业文明中的语言文明,以及各种各样的语言文化名物事件,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的语言工作。
二是农村语言生活。现有的农村语言生活参与者将是中国最后一批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传统农业社会的耕作语言交流都将成为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在这个临界点,抢救性地搜集、记录和整理这一代农民的语言和他们的语言生活,让后人牢记祖辈对人类的贡献,激励人们不断奋进,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乡村语言生活的现代化
从工具到资源再到遗产,不只是对语言性质和功能认识的变化和深化,更在于它使我们意识到语言与乡村振兴关系的复杂性。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框架内,从中国告别传统农业社会的分水岭、临界点来观察和认识语言与乡村振兴,不应只是一种宏观叙事的铺排。我们需要的是行动,需要通过我们对语言意识的唤醒,用语言行动来具体描述中国农业文明的历史和现实,解释中华语言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服务乡村振兴中的新时代语言生活。应将全面提升农村地区语言文化素质的社会语文教育纳入乡村振兴工作计划;与此同时,应补上一些语言短板,如在广大农村推广普及手语、盲文,为流转老人、易地搬迁的移民的语言不适应提供语言服务和抚慰,体现对弱势群体的语言关怀;而建立农村语言博物馆、口传语言文学陈列馆,保存各种传统的民间语言文化形式,也都是未来乡村振兴中需要充分考虑的。
语言生活的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需要对农村语言文字生活和各种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需要深入到乡村,静下心,沉下去,到乡村语言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去奋斗。